栏目导航
交警重点治理路上“移动隐患”
深圳晚报讯 (记者 罗明) 近期,深圳交警以“链路式”执法为抓手,联合城管、街道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电瓶车、三轮车重点违法整治行动,严查无牌上路、非法改装、违规载人、占用机动车道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暂扣一批超标车、加装篷盖车辆,净化辖区道路通行环境,为市民出行安全筑牢防线时许,深晚记者在宝安区宝安大道路口的整治现场看到,执勤交警正耐心向电瓶车骑行人讲解违法加装“带篷”的安全风险隐患。“您好,电动车加装伞篷不仅会影响车辆操控灵活性,其金属结构容易刮伤过往行人和其他车辆。此外,伞篷本身会遮挡您的视线,形成视觉盲区,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难及时反应。为了您和他人安全,请您配合拆除。”随后,交警当场对违法装置进行拆除。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宝安大队松岗中队民警李威向深晚记者介绍,此次行动重点对超标电瓶车上路、加装伞篷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整治,并对不戴头盔行为进行劝导教育。“超标电瓶车本身安全性能不达标,结构稳定性差,个别车主还私自改装大容量电池,上路行驶安全风险隐患大,我们一律从严查处。而加装伞篷也直接破坏了车辆原有安全设计,增大转弯时侧翻风险。”据统计,当日上午该整治点共查扣6辆超标电瓶车,这些车辆均存在无牌上路、加装伞篷、占用机动车道等多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交警已依法予以暂扣。
深晚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此次整治点设在宝安大道松岗地铁口周边,该区域属于交通主干道,且临近多个地铁出入口,日常人流、车流密集。针对辖区电瓶车、三轮车违法乱象,交警通过“常态巡查+定点劝导+集中整治”的长效机制,每日在辖区主干道、地铁口、商圈周边等重点路段设立整治点,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增派警力值守,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坚持“先教育、后整改”,通过案例讲解、安全提示等方式强化车主安全意识。
行动当天,街道也同步对地铁口、商圈周边乱停放的电瓶车展开清理,引导车主规范停放至指定区域,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依法拖移。通过“管理+引导”双管齐下,辖区道路通行秩序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