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五弟进京“告状”乃至敢与周总理争辩:你们还有副食买

来源:欧宝软件    发布时间:2025-09-11 21:28:43

  毛主席五弟进京“告状”,乃至敢与周总理争辩:你们还有副食买 【1955年4月,北京】“三哥,我得说句真心窝子的话——乡间人连饭都难保,你们城里还有副食买!”毛泽荣把筷子拍在桌上,屋里登时静得只剩下鼻尖的茶香。

  愣了两秒,顺手把烟灰抖在烟缸里:“宋五,有什么就说。”周恩来侧坐一旁,轻轻允许暗示倾听。毛泽荣并没被巨大的厅堂吓住,声调仍是韶山那股直劲:“统购统销多收了,咱们乡里青黄不接,小孩子三两粮,大人一斤,连红薯叶都不可啃。”

  话音落地,几位对视一眼。周恩来耐性解说:“国家在上大项目,我们都在勒紧裤腰带,北京机关星期天也才两顿饭。”毛泽荣不让步:“可城里有油盐酱醋,乡间连糠都拌不起,这就叫不均匀。”一句“你们还有副食买”像石子掷进水面,溅起层层涟漪。

  现场尽管火药味浓,却没人责备这位乡间白叟——他是主席的堂弟,更是把实情带进紫禁城的“信使”。这顿饭后,两天之内紧迫招集会议,与等人研讨调剂粮配额,随后便有了纠偏文件。

  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前,毛泽荣还在衡山脚下为“进京”这件事忧愁。1954年冬,他写信给三哥恳求再上一趟北京,理由很朴素:同乡们吃紧,他想当面反映。批了便条,又怕堂弟路费窘迫,夹藏两百万元旧币(折合现值两百元)寄回去,并叮咛“莫带礼物,带条棉被就行”。

  说来毛泽荣第一次进京并不顺利。1950年他连写三封信,都被婉拒。原因简略却暖心:忧虑堂弟患白内障,路上不安全。直到1953年秋,表侄文九明奉主席手信:“请你找宋五一路同来。”毛泽荣才真实踏上北上的列车。那一趟,毛主席让成衣给他做了整箱衣裳,又塞了两瓶茅台让他“回家做人情”。白叟嘴上推托,心里却热乎。

  韶山老表们常玩笑:“宋五有三哥支持,不愁吃喝!”毛泽荣听见就急:“三哥给钱是情分,不是本分,老子还得种田。”确实,他一度卖过家产,租过外祖父的田,靠双手糊口。建国后补助虽有,日子仍绰绰有余。

  从农协通讯员到流落洞庭湖边,再到新中国建立后重回故乡,毛泽荣在硝烟里磨出一副硬骨头。也正因如此,他对村庄民生最有发言权。1955年的那场“告状”,不是耍脾气,而是出于对农人饱腹的执念。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听完毛泽荣的陈词,过后仍和他渐渐聊了半晚。总理摊开卷宗,一条条核对购粮数据,末端苦笑:“数字美观,肚子却空,这就不可。”毛泽荣回了一句话:“纸上有粮,锅里无米,算什么好方针?”

  随后南下调研,专挑偏僻城镇,有时还暂时敲进农户门看米缸。查询的终究成果印证了毛泽荣的判别:统购目标层层加码,多征了约七十亿斤。中心很快下文减免,添加供给。湖南农人说:“宋五去一趟北京,比开十次大会顶事!”

  时刻拨到1972年秋,75岁的毛泽荣第三次到北京。此行已不再为抱怨,而是忧虑垂暮的三哥。丰泽园里,走路已靠保镳搀扶,却仍高谈国际形势。临别时他拍拍堂弟的肩:“你我都要撑住。”毛泽荣咬着牙没让泪掉下来,心里却像压了石头。四年后播送里传来凶讯,他蹲在宅院里嚎了整晚。

  1977年九月,毛泽荣随湖南代表团瞻仰遗容。水晶棺前,他扶着围栏,嘴里重复想念:“三哥,我没给你添乱吧?”守灵的兵士说,那位斑白头发的白叟足足站了十五分钟。

  1986年腊月,毛泽荣在韶山合上最终一口气。同乡收拾遗物时发现一叠旧信,笔迹或遒劲或杂乱,却都写着同一个称号——“主席三哥”。信纸泛黄,边角磨损,像极了那段被他捧在掌心的年月。

  若说这位农家汉子留下什么精神财富,我更愿称之为“敢言”。他不是干部,不明白官话,但知道庄稼汉的肚皮最有发言权。告状也好,争辩也罢,骨子里是对公正的朴素寻求。今日回读这些琐细往事,会意一想:一句真话,有时能改动方针的走向,这便是前史最动听的细节。



最新文章